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刘怀山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刘怀山 蕴深植厚,大器晚成

2013-04-16 13:46:03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孙聚成 
A-A+

  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,这是画家刘怀山的真实写照。从事创作50年来,他看淡眼前名利,在宁静中一步步走向艺术的巅峰。

  从事中国画创作50多个春秋,刘怀山这样评价自己的绘画人生:“50年来,念兹在兹,未曾少辍。当柔翰在手,逸兴遄飞之时,胸襟豁然,了无尘滓,真有不恨古人吾不见,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之慨。翰墨平生,于中体味到人生的辛苦与恣睢;歆享了创造的情致和欣喜。优游岁月,何乐逾此!”

  50多年的艺术创作,多个国家多次成功的个人画展,业绩被录入《中国美术家大辞典》,中国一级美术师的称号,别人视为高山仰止的业绩,在刘怀山看来都是自己生活中很平淡的经历,而遇到的逆境更是生活中本应有的小插曲,他说:“我更愿意把时间投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,这样才活得自在。”

追寻中国画的传统

  刘怀山先生的中国画作品题材广泛,包括山水、人物、花鸟,且都极具功力,有他自己独特的笔墨画路和语言风格。怀山先生挥笔作画,提笔落墨,往往随意而轻松,勾勒点染,显示出自由奔放的大气度。他画山水和花鸟如此,画人物如钟馗,画走兽如马,也如此。然而,在那看似简单的笔墨中,却饱含了他长期的创作实践所养就的扎实的笔墨技巧,还有他与生俱来的非凡的艺术气质、聪慧和才情。

  中国画一路走来并不轻松,由于政治环境和艺术环境的变动,曾遭受质疑和摒弃,正是由于像刘怀山这样带着热爱、孜孜不倦坚持追寻中国画传统精髓的身怀绝技者和同道画家的存在,传统才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。青年时代,刘怀山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,他的国画老师邱石冥先生在历史特定时期历经磨难的情况下,仍然坚持传统笔墨,同质疑和摒弃中国画的言论作斗争。正是这位老人把刘怀山领到研究笔墨的路子上来。

  那时刘怀山生活在苍茫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,天空纯净得一色蔚蓝,洁白的云朵点缀其间。他和粗犷朴实的蒙古族同胞朝夕相伴,度过一段珍惜留念的美好时光。那在草原上策马奔腾、引吭高歌的洒脱不羁,在毡包里的共叙情缘、豪饮醉卧的酣畅淋漓,让年轻的刘怀山产生一种边塞情结,也为他日后的绘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。在他神驰恣意的思绪中,在他灵动雄浑的劲笔下,苍茫壮阔的边塞草原,真诚的牧民,奔驰的骏马,云朵般的羊群,苍鹰与猎犬,都成为创作对象。他在画集的自序中这样说:“我喜欢画骏马,画苍鹰,画塞上秋猎,大漠行旅,这些素材寄托着我所有的激情,所向无空阔,可以竞自由!”正是青年时期草原上的生活培养出后来他朴茂、沉厚、大气的艺术家风貌。

  上个世纪80年代,西学东渐风潮兴起,一些批判者历数中国画传统的保守、平庸、陈腐,言及主张继承传统即抱守残缺,自甘沉沦。于是,“中国画已到穷途末路之时”,“中国画笔墨等于零”等议论纷纷攘攘。在此氛围下,很多创作国画的匠客都动摇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信心,刘怀山不无惋惜地回忆道:“那十几年,能踏下心来学笔墨,学传统的中国画的学生很少很少。”

  在当时崇拜西方现代艺术的大环境下,坚持研习传统中国画的刘怀山曾经受到一些人的讥讽和排斥,但他却不忘初衷,不改青云之志,走出一条深沉稳健的昇华之路。他坚信,“墨都没掌握好,再往里加油,结果只会是油水两不沾。再说,就是因为水墨没有研习好,才没有把中国画的独特韵味展现出来。做到乱花不迷眼,鼓吹不动心是需要定力的,宁静致远,淡泊明志,若人欲横流,怎么可能静参笔墨个中三昧?”

  如今,刘怀山的画在体现传统国画风格的基础上,又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和自己的创新,更能彰显出中国画独特的韵味。钻研传统并不是说要和古代的画风一模一样,而是把传统中国画笔墨的精髓练到得心应手,画我之所想,领悟前人精神之闪光,再加入自己的特长与思考。先天之赋,后世之砺,心无旁骛,厚积薄发。怀山先生说:“在大量临习基础上,才有可能把体现自身气质和激情的完美艺术表达出来,如同语言,只有把博大精深的部分吃透了,弄熟了,才可以把话语说好,把文章做好。”

  从1989年被新加坡邀请去办个人画展开始,这些年,怀山先生的画到过法国、英国、美国,日本、新加坡、菲律宾等许多国家。接触了不同国度、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之后,怀山先生说:“不同国家的画都各有瑰宝,看了不少,学了不少,往复比较后,才更感觉到中国画的宝贵。”

  1991到1995年间,怀山先生连续四次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,日本新泻县为此成立了“刘怀山艺术后援会”。2004年刘怀山与吴冠中、张远林应邀赴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举办的中国画展,受到与会者特别是法国人士的高度评价。当记者问及法国观众的感受时,他们赞叹不已:“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东方的神韵美,真是美极了!”

  从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的成功个人画展后,怀山先生的画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、欣赏,深受画坛、藏界推崇,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,多件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、中国画研究院、国宾馆、法国华侨总会,以及日本、新加坡、韩国、澳大利亚等诸多国家级博物馆收藏。特别是这两年,怀山先生的“林泉印象”等几次山水画展都引起强烈反响,他展出的系列画作,韵味幽微淡远,格调清爽空灵,着力表现画者内心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,给人以静谧、和谐、雅致的深切感受。

  近年来,刘怀山先后担任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,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秘书长,海协会书画交流分会创会理事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职,他的业绩被录入《中国美术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录》、《中国美术年鉴》,美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撰的《有成就者》、《世界名人录》,以及美国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《五百名领先人物》。

  从韶龄涂鸦到现在,怀山先生从事中国画创作已有50多年,他将自己的生命与传统中国画紧紧拥抱,如胶似漆的化为一体了。

不懈探索艺术之道

   画,是怀山先生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,每次提到画,他身体的细胞就像被激活一样立刻投入其中,怀山先生爱画,爱画中的传统、文化、思想和神韵。

  道,是怀山先生不懈探索的又一个话题,他始终认为,艺术之道,与世界万事万物的规律相通,符合自然之道的艺术品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。

  怀山先生认为,“意”是中国画的灵魂。中国画的形成是源于自身的,不属于任何其他画派的继承或转型,有着自己一脉相承的传统,很早就有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。开创中国画理论的顾恺之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提出了“传神写照”、“以形写神”,国画从一开始就不是以临摹为主的,而是重在神,取神遗形。中国画的象征意义浓重,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融合艺术、文学、书法、篆刻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。

1 2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刘怀山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